嗯星文学>灵异小说>匡扶后周 > 第250章 谁为皇帝(2)
    第250章谁为皇帝(2)

    众人一同求见,李太后也不敢怠慢,虽然昨夜扶着儿子的尸身哭了一夜,却还是揉揉红肿的眼睛,命人大开宫门,迎接众位大臣入宫议事。

    昨日宫中侍卫已经被李业抽调一空,剩下的侍卫又在郭威入城的时候被缴械囚禁,如今宫中只有数十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,就连稍微有些气力的内侍也已经被士兵们看押起来,进宫毫无危险。而且明德门这里由郭威的亲信何福进驻守,随时能够入宫救援。郭威为了保险起见,自己还披挂上全副甲胄,并带上了天生神力的董遵诲。

    于是郭威昂首阔步,走在了最前方。大家见他坦荡入宫的样子,不由得暗自佩服。在冯道、窦贞固、苏禹珪等人的带领下,文武百官位列郭威身后,有序入宫,在太后面前行礼参拜。

    李太后见眼前黑压压一片人头,还以为文武百官已经全数投向了郭威,她颤抖着问道:“卿等入宫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郭威回答有些不方便,而郭威已经与太师冯道达成了初步协议,冯道便体贴地代言道:“太后,如今军国事物过于繁多,亟需处理,还请您赶紧指定新君”

    冯道一开口,他的那些个徒子徒孙赶紧附和上奏,郭威麾下众将也都纷纷进言。两伙人一同上奏后,剩下的窦贞固、苏禹珪等人也连忙进言,这样一来,在场的文武百官纷纷符合,对李太后形成了强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李太后对群臣说道:“决定天子归属这样的大事,怎么能靠老身这样的深宫之人决定,再说了皇帝新丧,老身仓皇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主意,一切还请众位卿家商议。”

    李太后又将皮球踢了回来,她现在还摸不清大家的态度,更不知道郭威如今的打算,也只能够装糊涂。

    郭威看到这里,知道不能心急,便悄悄给王峻使了一个眼色,让他按照事先的商量,为本次“清君侧”活动正名。

    王峻上前行礼说道:“先前陛下被佞臣李业、阎晋卿、聂文进、后匡赞、赵弘殷、赵匡胤、郭允明等人所蒙蔽,诛杀杨邠、史弘肇、王章等忠贞臣子,使亲者痛、仇者快幸有王殷、李洪义等人申明事理,主动向郭帅示警。大家为了匡扶社稷,南下清君侧。如今大局初定,还请太后颁下诏书,以慰仁人志士的在天之灵”

    他的这番话深得大家赞同,就算先前对杨邠等人把持朝政有所不满的臣子,也对皇帝以暴力干涉朝政很是不满。更别说前段日子那广政殿、崇元殿血流成河,让大家很是兔死狐悲。

    李太后也知道皇帝的那番政变很是让大臣们不满,见大家并没有对刘承祐秋后算账的意思,而是将责任全都推给了李业等大臣,也就知道刘家江山暂时能够保住。她这才大松了一口气,身上的一身冷汗终于落下。

    李太后对大家说道:“先前老身也曾劝解过皇帝,当时他却被郭允明等佞臣们所蒙蔽,最终酿成惨祸。事到如今,确实该拨乱反正,还杨邠等人以清名。太师(冯道),您经历了事变的整个过程,还请您以老身的名义写下一篇诏书,老身马上用印,颁布天下。”

    冯道历经数代,徒子徒孙遍及天下,确实有代立诏书的资格。而且冯道一直待在开封府中,应该与郭威等人没有过多牵扯,由他这个中立的人来书写这篇文告,应该不会过于偏向郭威,也能多少遮盖下皇家的颜面。

    冯道目视郭威,见他并无异议,于是点头领命。李太后马上命人取来笔墨纸砚、几案座椅,并亲自为冯道研墨。

    冯道坐在座位上,稍一沉思,便提笔写来。众臣在旁围观,内里之人大声读道:

    “懿维高祖皇帝,翦乱除凶,变家为国,救生民于涂炭,创王业于艰难,甫立寰区,遽遗弓剑

    枢密使郭威、杨邠,侍卫使史弘肇、三司使王章,亲承顾命,辅立少君,协力同心,安邦定国。